大家安安,我是AC.RAY
💡在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》這本神書中,有一句話特別令我印象深刻,那就是「學習學習再學習」,聽起來如此繞口令的一句話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~
學習很困難
過去和朋友們閒聊,偶爾會發現,大家覺得「學習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,或者總找不到看書的動力,而許多朋友通常是年輕時外務繁忙,對於紙上作業或者是長時間專注較不熟悉,有這款症頭,我通常一率回答「你把學習這件事看得太『嚴肅』了」。
你有擅長的事物嗎?
不論是行走坐臥、吃飯睡覺、運動電動、專業技能還是社畜人生,我們都有自己做起來「比別人稍微順手」的事情,而那些就屬於個人定義上的「擅長」,也就是你做起來比別人相對有「利基」的事物。
有人擅長透過畫圖、或透過圖型表達事物,有人喜歡透過文字和邏輯傳遞想法,更有人喜歡面對面的談話。
有人喜歡烹飪、手沖咖啡、甚至是調酒,親自調整不同的味道和口感,注重色、香、味。
駕駛交通工具的時候,遵行號誌,按照路線規劃行使,也有老司機練就「人車合一」透過體感就知道鑽不鑽的過去。
你說我就擅長耍廢?那也是一門技術,知道何時何地可以躺平放鬆,需要觀察力跟打破框架的能力。
一切從「模仿」開始
我們每個人的腦中都有「鏡像神經元」,『這一神經元「複製」了其他個體的行為,就如同自己在做同一件事一樣』(by wiki),也就是說,我們天生就擁有模仿的能力,而且這是時刻運作,換言之人人都是戲精XD
我們透過觀察感受狀態,模仿行為、外觀或情緒,做出跟他人一樣的行為,或者是透過擺出一樣的態樣來完成某些任務或得到某個認知,例如打球揮拍或投籃時的標準動作,交易出手時的標準圖。
情緒上的模仿(aka 同理心)也是這樣運作,這樣的感同身受,你可以用來「揣摩上意」也可以用來「體察下情」更可以用來「換位思考」,例如和另一半聊天的時候,透過語調和姿態,就知道要不要切換成求生模式。
而我們也可能透過和他人群聚聊天,感受到對方的表情或姿勢語調,感受到整體的「情緒」或「態勢」,造勢晚會總能透過言語和情緒凝聚眾人的向心力、五X天的演唱會透過聲光和音樂還有互動螢光棒讓大家如癡如醉。
所以說,模仿就是學習的基礎。
模仿的策略
在NLP的框架下,接收訊息的方式有三種管道,視覺者用眼觀察、腦中成像;聽覺者聽音定位、透過語言理解;觸覺者感受頻率、感受力度、感受輪廓。
這些不同的策略,很基礎的建構了我們怎麼透過擅長的管道來接收外在事物,而採用不同策略的人對於同一件事情的學習也會有所不同。
例如
我們剛入手一個新的產品,有人喜歡這邊摸摸那邊按按,直接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,有人小心翼翼看著說明書step by step操作,也有人就是想要感受消費和擁有的快樂開始擺拍分享喜悅!?
品嚐美食的時候,你是注重擺盤跟裝潢氛圍,還是上菜後先聞聞味道,或者迫不及待放進口中品嚐呢?當然也有人先給手機吃,分享美食當前的喜悅XD
以交易來說,行情什麼時候來?有人重視「我要的圖」,有人要求「指摽邏輯跟波動條件」,更有人感受「成交量的變化和眼前價格的跳動」。
所以我說那個學習呢
回到這次的標題「學習學習再學習」,這句話的意思「我們要先學會怎麼進行學習的動作,再開始學習新東西」,今天這部分,只是用來起個頭,讓大家知道,我們都會模仿而且人人都可以是戲精,而這就是學習的開端,那麼,接下來,邀請你感受一下,自己平常是怎麼認識一個新事物的,其餘的部分,我們下週再談~
本週金句#先模仿,再學會
感謝您耐心地閱讀,邀請你點讚回覆😘
每周五心智駭客,我們下周見掰掰
#NLP
#心智駭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