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安安,我是AC.RAY
💡前些時段過年休假,許多夥伴們都回到家中與家人歡度假期,但也許許久沒有這麼長的相處,如果彼此一時不察,或逞一時口快,時常會有些許衝突,在寒冬中製造了一些火熱的對峙。
我也是為你好
事情是這樣的,我們偶爾會為了對方好,而給出一些想法,但如果當下並未理解對方心中真正想要的,時常會導致對方「誤解」,對方容易認為自己被冒犯了,不論他的感受是不被接受或是被否定,這都會帶給他人不舒服。
然後當對方覺得不開心,一時衝動回了一句令我們自己也不舒服的話,霎時間,那個「我就是為你好,你為什麼這樣回應我」,「誤解」的力量又反彈到自己身上了,這會兒,我們怎麼處理這個情緒呢?
狀況一-「我是對的」
我被冒犯了,為了「證明我是對的」,我也許會繼續闡述自己的想法,告訴他,聽我的就對了,你不要再否定,先聽我講,然後呢?
然後就變成了比大小的遊戲了,我>對方,所以對方要聽我的意見,即便我的意見外人看來不一定有用。
明明就是一次溫情的關心,怎麼最後變成了龍爭虎鬥、證明自我的局面呢?
狀況二-「你是對的」
親愛的,你是對的,就依照你說的,需要我做牛做馬都可以,如果你說這不是肯德基,那我就換成肯德基。
只要你能開心愉快,要我做什麼都可以,哎呀,怎麼心情還是不好呢,我究竟又做錯了什麼…
這是一個我<對方的局面,一個看似溫情奉獻,但事實上是極度自卑的狀況,我們為了對方,否定了自己,與取予求。
狀況三-「我們一起」
如果狀況一跟二,都有比大小的問題,那麼究竟我們該用什麼樣的反應是好的呢?
答案是,嘗試理解對方,告訴對方「我理解你的情緒」,可以讓我知道你更詳細的看法嗎?
嘗試讓自己跟對方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,創造我=對方的認知地圖。
在我們「自以為是」地灌輸對方意見之前,多花一點時間,感受對方的情緒,設身處地並詢問對方的想法,找出對方這會兒「真正的意圖」。
也許只是想要發發牢騷,又或者是需要你的讚美,也可能是希望你支持他的想法。
我們何不暫時假設我們同一陣線,我會怎麼做,跟她一起開心、一起抱怨、一起憤怒,先好好感受一下,這個共情的時刻。
當我們了解到,對方真正在意的點,再共同找出解決方案。
別忘了,你們在同一陣線,不是敵人,是夥伴。
本週金句#愛是平等的
感謝您耐心地閱讀,邀請你點讚回覆😘
每周五心智駭客,我們下周見掰掰
#NLP
#心智駭客